<nobr id="l3e8m"></nobr>
      <form id="l3e8m"><small id="l3e8m"></small></form>

        云南楚雄,多少極致山河?

        日期:2023-01-13來源:轉載點擊:274 字號: 手機:

        掃描微閱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SER2BYAAAAACxRK-o653.jpg

        每個中學生

        都知道元謀人

        因為翻開中學歷史課本第一冊

        第一課就寫道: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出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下圖為人類演化時間線以及元謀人在其中的位置,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是我國最早的古人類代表,也是東亞或歐亞大陸最早的直立人之一,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SEZtTFAAAAANKIDiw875.jpg

        每個恐龍愛好者

        都知道許氏祿豐龍

        因為它是首個

        完全由中國人裝架的恐龍

        也是最早一批

        中國人自主發現的恐龍之一

        (許氏祿豐龍復原圖,顏色和動態僅供參考,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5/rBABXWPAxfiEeHW9AAAAABg2so0910.gif

        很多人知道彝族

        它是我國第五大少數民族

        其文化在西南地區影響廣泛

        火把節、彝繡等

        更是聲名遠播

        (楚雄彝族火把節,攝影師@馬興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Skl8AAAAAPe7Qas032.jpg

        但大多數人并不清楚的是

        元謀、祿豐

        都是云南楚雄州的下轄縣

        楚雄也是中國僅有的

        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

        楚雄

        存在于書本上、博物館里

        卻似乎很少

        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或旅行的目的地

        那么

        真實的楚雄到底是什么樣

        它為何孕育了如此精彩的生命與文化

        又還有哪些等待被發掘的寶藏?

        01 生命傳奇

        楚雄

        位于云南中部

        6500萬年以來的板塊大碰撞

        將云南分成兩個部分

        西部被極限折疊

        成為重重山嶺與峽谷并行的橫斷山區

        而東部則整體隆升

        成為云貴高原的一部分

        (楚雄州位置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KQIgAAAAAA_ckMs760.jpg

        云貴高原

        在云南東部的區域

        常被稱為“滇東高原”

        這里遍布山脈、丘陵、河谷和盆地

        但相比橫斷山區

        整體的起伏較小

        楚雄州大部分區域的海拔

        僅有一千多米

        (楚雄州地形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RYyHAAAAAD0kN48991.jpg

        楚雄

        正位于滇東高原西北部

        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

        讓古老生命的遺存

        得以完好保留

        距今5-10億年前

        楚雄還在一片汪洋之下

        三葉蟲等古生物

        在海底爬行

        (楚雄的一種三葉蟲——萊德利基蟲的化石,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SEZ2B5AAAAAKqu2ys134.jpg

        隨后

        海水逐漸退出

        到了距今2億年前后

        大部分陸地露出水面

        楚雄成為一個盆地

        此時氣候溫暖濕潤

        河湖眾多

        河流帶來大量沉積物

        其中的含鐵礦物

        在濕熱的氣候中被氧化

        呈現出紫、紅、褐等顏色

        因此被稱為紅層

        (大姚三潭瀑布所在的山崖由紫紅色的巖石構成,攝影師@王靜)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WEBs3PAAAAALEiYxU407.jpg

        這些紅色的巖層

        在幾億年后的今天

        遭到風化而形成土壤

        因土壤顏色多為紫紅色

        而被稱為紫色土

        (中國紫色土分布,楚雄是云南紫色土主要分布區之一,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WEeVo4AAAAAJIkAvw238.jpg

        溫暖濕潤的古環境

        最適宜原始的爬行動物

        它們體長大多在6-10米

        被稱為基干蜥腳型類恐龍

        包括祿豐龍、金山龍

        云南龍、彝州龍等10余種

        (祿豐世界恐龍谷內展示的元謀龍化石,攝影師@周明佳)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D6M3AAAAAPtT1og878.jpg

        而大量的沉積物

        則讓這些恐龍的遺骨

        至今保存完好

        (祿豐世界恐龍谷內展示的含有恐龍化石的地層,攝影師@周明佳)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eEXvpGAAAAANlaui0446.jpg

        在隨后的

        侏羅紀和白堊紀

        這些原始恐龍中的一支

        演化成真正的“巨人”

        蜥腳類恐龍

        開啟了地球上

        長達1.3億年的恐龍時代

        然而

        距今約6600萬年前

        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

        加上火山噴發和環境變化

        宣告了恐龍時代的終結

        之后伴隨滇東高原的隆起

        楚雄也從一個大型盆地

        演變為高原的一部分

        (請橫屏觀看,楚雄祿豐縣恐龍山鎮“隕石坑”,實際上是被整體抬升的古代沉積地層,山體上橫向的線條便是暴露在外的地層剖面,攝影師@施永強)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eEAEwHAAAAANLULt0049.jpg

        取而代之的

        是一些較小的盆地

        以及盆地中的湖泊

        湖泊繼續積累著泥沙

        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

        形成十幾米厚的土層

        當這些土層遭到雨水和河流的侵蝕

        便形成了千變萬化的

        土林

        有的呈高聳的柱狀

        有的則連成一堵土墻

        (浪巴鋪土林,攝影師@楊照夫)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bBV-AAAAAKCuz-k656.jpg

        眾多土柱、土墻連成一片

        構成土的叢林

        如遇日出日落

        金色的日光打在土林側面

        金紅的顏色瞬間被激發

        渲染出一幅絢爛的畫卷

        (請橫屏觀看,新華土林,攝影師@熊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HHnGAAAAAOkBi6g000.jpg

        湖泊周邊

        代替了爬行動物的

        是大量哺乳動物

        其中有一種靈長類動物

        頭部骨骼粗壯、肌肉發達

        類似今天的猿類

        但它們已基本能站立行走

        這便是祿豐古猿

        (祿豐古猿化石,攝影師@吉學平/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aEChd4AAAAAAPNHDY628.jpg

        緊隨其后

        是更接近人類的

        元謀古猿

        (元謀古猿臼齒化石,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eEYmdtAAAAAGS8p2g672.jpg

        終于在距今170萬年前后

        一種全新的生靈踏上這片土地

        他們直立行走、懂得用火

        甚至能利用石塊制作簡單的工具

        這便是中國最早的直立人

        元謀人

        (兩顆元謀人門齒化石,分別展示其外側面和內側面,攝影師@周國興/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eENA2AAAAAAC8m7lc915.jpg

        從三葉蟲到元謀人

        古老的楚雄

        成為一條生命演化的走廊

        但它并非只有生命的遺跡

        自然的傳奇還在繼續

        02 奇山異水

        今日的楚雄

        經歷了數億年的地質演化

        山環水抱、山水交融

        其西南部是哀牢山

        一道道山嶺層層疊疊

        鋪向遠方

        (請橫屏觀看,楚雄的哀牢山,攝影師@王明)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eESOgGAAAAAGcpEBE727.jpg

        西北是百草嶺

        其海拔3657米的帽臺山

        是楚雄境內的最高峰

        春季的百草嶺上山花爛漫

        (百草嶺,攝影師@王明)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2/rBABXWPAxIeEfk0OAAAAAOSyN4w446.jpg

        山地之間

        是100多個“壩子”

        它們或是因斷裂而形成

        或是古老的湖盆遺跡

        或是河流侵蝕擴大的河谷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有的面積較大

        成為城鎮和農田的載體

        (請橫屏觀看,元謀壩子,攝影師@張一飛)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eEZS_4AAAAAHzLWwE656.jpg

        有的在中央又凸起一座山

        山的紋路兩側對稱

        從空中俯瞰仿佛一片“樹葉”

        (楚雄永仁縣中和鎮的“葉片狀”山脈,制圖@陳志浩&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2EHe_DAAAAAOTOz_U188.gif

        橫亙在楚雄中央的山地

        將楚雄的江河

        分成南、北兩大“門派”

        北側,歸屬金沙江水系

        南側,歸屬紅河水系

        (楚雄州水系分布,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eEUH0GAAAAAHn0zIU444.jpg

        金沙江及其支流

        掌控著楚雄中北部

        其中一條支流龍川江

        更是貫穿楚雄州最核心地帶

        是境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

        (請橫屏觀看,龍川江口,龍川江在這里匯入金沙江,攝影師@戴昊霖)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Oo0sAAAAACDUMjg844.jpg

        紅河的支流

        禮社江、石羊江、綠汁江等

        則流淌在楚雄南部的綠色山林之間

        (楚雄雙柏縣的綠汁江,攝影師@李光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CUePAAAAAMweRhI845.jpg

        高低錯落的地形

        使得流水時常形成瀑布

        或在山間潺潺流淌

        (楚雄紫溪山響水箐,攝影師@馮琳)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Aob3AAAAANFUTF8367.jpg

        或匯聚為洪流

        跌落斷崖

        (楚雄大姚縣三潭瀑布,攝影師@王靜)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ROJhAAAAACoByr4214.jpg

        河流強大的侵蝕能力

        在武定縣北部

        切割出最深達400多米的

        “己衣大裂谷”

        (楚雄武定縣“己衣大裂谷”景區,實際為流水切割形成的峽谷地貌,而非地質學意義上的裂谷,攝影師@馮琳)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RWgXAAAAABajBEo349.jpg

        奇山異水間

        是種類豐富的動植物

        楚雄擁有6000多種植物

        森林覆蓋率高達68%

        (請橫屏觀看,楚雄紫溪山的森林,攝影師@李光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IrZSAAAAADqyy9o945.jpg

        由于地形錯綜復雜

        地表植被組合面貌多種多樣

        在海拔2500-3100米的山地

        高大密集的喬木和鋪滿地表的苔蘚

        組成幽深靜謐的原始森林

        (楚雄百草嶺的森林,攝影師@李開政)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HWfQAAAAAGd_fow770.jpg

        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則氣候溫暖干燥

        樹木稀疏

        (楚雄元謀縣金沙江河谷的地表植被,攝影師@郭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b7j1AAAAALV3Nug502.jpg

        碩大的木棉

        開著鮮艷的紅色花朵

        獨立于河岸之上

        (楚雄永仁縣生長在河谷中的木棉,即攀枝花,攝影師@郭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Ej98AAAAAPmLGJ0376.jpg

        楚雄的動物

        則有1800多種

        其中鳥類就有390多種

        (左右滑動觀看,依次為綠孔雀、白鷴、橙腹葉鵯、赤紅山椒鳥,圖片來源@楚雄州林業和草原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K2PUAAAAAGtQb14755.jpg

        但過于招搖的裝扮

        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禍

        因為機警靈敏的豹貓

        也隱藏在森林之中

        (豹貓,圖片來源@徐萍/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GTjgAAAAAMtehuQ620.jpg

        相比林下地帶

        樹梢上可能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一只毛茸茸的西黑冠長臂猿就掛在樹上

        安靜地遙望遠方

        (西黑冠長臂猿,圖片來源@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IdXBAAAAAETg5uU004.jpg

        兩棲類、爬行類

        昆蟲等節肢動物

        更是數不勝數

        此外還有“云南特產”——各種野生菌

        楚雄的南華縣森林茂密

        尤其適宜各種菌類生長

        境內已知的食用菌多達200余種

        堪稱云南的“野生菌王國”

        (左右滑動觀看,依次為虎掌菌、松茸、雞樅、黑松露,攝影師@范毅、楚雄州文化旅游局、李光洪、萬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mEXnnWAAAAAHPtUAU270.jpg

        我們的祖先

        同樣看中了這里優越的環境

        03 多元文化

        吸引他們的有許多物質其中很重要的一種便是鹽2億年以來
        滇中地區的內陸鹽湖積累了大量鹽類礦藏楚雄的石鹽品質尤佳(楚雄大姚石羊古鎮的古鹽井,攝影師@何新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iEHovzAAAAADlbZMA736.jpg

        距今2000-3000年前

        生活在楚雄的土著居民就創造了輝煌的古滇文化他們鑄造的銅鼓形態古樸而獨特被認為是所有銅鼓的祖先稱為萬家壩型銅鼓

        (萬家壩型銅鼓,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mEEiyjAAAAAPqlbXw667.jpg

        而古滇國與外界的食鹽貿易

        讓無數條古道

        得以在高原山地間形成

        成為楚雄與外界聯通的通道

        通道上來往的除了貨物以外

        還有人

        其中

        從青藏高原東部

        直通滇西北的橫斷山區的

        藏彝走廊

        便是彝、哈尼、納西、傈僳

        拉祜、白、基諾等族的先民

        進入云南的通道

        (藏彝走廊范圍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mEI6oRAAAAAFja6cw935.jpg

        彝族的祖先

        正是由此進入楚雄

        在不斷遷徙和融合的過程中

        他們形成了自己的文字

        彝文

        (楚雄彝文經書《勸善經》,彝文是一種古老的表意文字,公元16世紀以后,彝文是實際上少數還活躍的表意文字之一,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KJlPAAAAAJusqAc908.jpg

        用獨立的文字

        承載著獨特的文化

        楚雄是保存彝文典籍最多的地區之一

        (楚雄的彝族畢摩,畢摩是集經師、教師、祭司于一體的神職人員,也是彝族最高權威的知識分子,擁有特殊的服裝和一套用具,包括神扇、經書等,負責民族史詩的傳承,攝影師@郭宸利)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mEeku_AAAAAIADVhA351.jpg

        此外他們利用太陽照射一根立桿

        在地面形成陰影

        以大地為“表盤”的形式

        創立了一種古老的歷法

        在這種歷法中

        一年有十個月

        每個月有36天

        剩下的5-6天為過年日

        該歷法被稱為

        彝族十月太陽歷

        (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歷文化園,攝影師@馬興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GQTvAAAAAPAy3Yw130.jpg

        楚雄豐富獨特的山川風物

        則成為彝族服飾的靈感來源

        彝族刺繡

        圖案取自自然界

        多為當地的植物、鳥獸

        (典型的楚雄彝族諾蘇女性服飾構成,攝影師@郭宸利)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mEPOR3AAAAAAYJEUw812.jpg

        而楚雄山脈縱橫

        壩子相隔的地理環境

        造就了無數個獨立的小區域

        更是讓彝繡圖案于統一中富于變化

        彝族人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

        賽裝節

        以展示彝族服飾的多樣性

        (楚雄彝族賽裝節,攝影師@何新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bCvdAAAAAEphWeM901.jpg

        同樣被吸引而來的

        還有中原和江南地區的漢族人

        楚雄不僅鹽業資源發達

        也是滇東與滇西之間的交通要道

        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楚雄周邊

        古道、古關、古驛站不絕

        滇西古道的“九關十八鋪”

        楚雄就占了“八關十四鋪”

        (姚安縣光祿古鎮姚安路軍民總管府舊址,攝影師@潘泉)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3/rBABXWPAxIqEBMOgAAAAAK3pR6Y203.jpg

        在古道沿線

        古鎮、古城崛起

        (楚雄大姚石羊古鎮,攝影師@何新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KTpaAAAAAM1CZxA545.jpg

        黑井古鎮

        更是云南“四大古鎮”之一

        (請橫屏觀看,黑井古鎮,攝影師@馬紅海)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EUONAAAAACaJGlc622.jpg

        漢族移民

        帶來了更先進的農耕技術

        河谷、壩子、山坡

        出現成片的農田

        (楚雄牟定縣梯田,攝影師@李光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Z3tYAAAAAPSFPLA983.jpg

        不同的宗教與文化

        在楚雄碰撞融合

        (楚雄龍華寺,攝影師@魏力)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daKlAAAAALV0HyY188.jpg

        一批又一批的古人

        在楚雄創造了生生不息的文化

        而今日的楚雄

        仍舊吸引著現代人的目光

        ?04 尾聲

        今天的楚雄在現代化建設中涌動著更加強勁的生命力它有著連接滇東和滇西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要道交通便捷

        (楚雄州公路網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MczoAAAAAH_8KM0922.jpg

        高速公路穿行高原之上

        形成“三縱四橫”的骨干路網

        (楚雄永仁高速段,攝影師@五十萬加侖)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qEJ9RfAAAAAGS5VXI938.jpg

        內部道路四通八達

        將楚雄連為一體

        (楚雄市新村鎮大坎子村公路,攝影師@馬興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ejUvAAAAAMlCbOg948.jpg

        宏偉的大橋跨過天塹

        連通峽谷兩邊

        (請橫屏觀看,滇中第一高橋——江底河大橋,攝影師@陳維壽)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Q5RrAAAAAAgNbfw459.jpg

        飛馳的高鐵穿越高原

        帶來物資與人員的高效流動

        (請橫屏觀看,楚雄州高鐵,攝影師@何新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AxI3AAAAABVVAW0083.jpg

        在交通的基礎上

        楚雄逐漸實現工業化

        河尾、毛板橋、青山湖等大中型水庫

        分布在山嶺之間

        集雄偉和秀麗一體

        (楚雄龍川江上游的青山湖水庫,是一座獲得“魯班獎”、“大禹獎”兩個國家級獎項的大型水利工程,攝影師@申時興)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Gou_AAAAAKKlVp8584.jpg

        其他產業也迎來更新升級

        壩子和河谷成為主要農業區

        現代農業機械的使用

        讓農業生產的效率更高

        (楚雄牟定縣秋收,攝影師@李光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AdFgAAAAAK1GuuU171.jpg

        多樣的環境

        讓農業更加立體化

        農作物種類多樣

        立體的氣候與獨特土質

        讓烤煙、油菜、茶葉、核桃等

        也能夠在楚雄各安其位

        (春季楚雄水稻插秧,攝影師@李光洪)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uEYUK0AAAAAPH5Kxo042.jpg

        楚雄緊鄰春城昆明與昆明

        處在相近的緯度上

        且海拔相對較低

        加之受地貌和氣候影響

        楚雄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環境非常宜人

        其空氣潔凈度高、日照集中

        全州平均日照時數在2300多小時

        楚雄永仁的年日照時長

        僅次于西藏日喀則是中國的日照高值區之一

        (云南省年日照時數與年水面蒸發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ObVvAAAAAJAopSI586.jpg

        明媚的日光

        溫暖的氣候

        古樸的建筑

        盛開的繁花

        處處回應著人們對云南

        “四季如春”的想象

        (楚雄南華縣龍川鎮,攝影師@盧文)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EE0KAAAAAPeZYZo027.jpg

        而相比繁華忙碌的昆明

        楚雄更多了一份安閑恬淡

        田邊巷尾的一座小橋、一抹明亮

        訴說著歲月靜好

        (楚雄元謀縣江邊鄉晨暉,攝影師@潘泉)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FHZ0AAAAAESlhX0113.jpg

        今日的楚雄

        更是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

        珍貴的古生物化石

        和繽紛多彩的民族文化

        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

        (廣大線楚雄特大橋經過彝人古鎮,攝影師@饒穎)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aYKdAAAAAPQTcgY267.jpg

        未來的楚雄

        作為滇中高原的中心之一

        將發揮更大的連通作用

        也將走出課本和博物館

        變得更加現代、更加鮮活

        (請橫屏觀看,楚雄市區一角,圖中部為楚雄州政務中心與活力廣場,攝影師@孫家宇)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V987AAAAAFSUTp4050.jpg

        從遠古巨獸到人類曙光

        從山川生靈到人類文明

        楚雄幾經易主、滄桑巨變

        但始終不變的

        是一種不息的生命力

        它推動著生靈演化、歷史變遷

        在楚雄形成了

        記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

        記述地球滄桑巨變的奇山異水走廊

        記述彝族古老神奇歷史的彝族文化走廊

        和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古鎮文化走廊

        在未來

        只要這種生命力不息

        楚雄就不會被遺忘

        它將持續不斷地在這片大地上

        孕育出新的景觀、蓬勃的生命

        以及燦爛的文化

        (請橫屏觀看,楚雄江邊鄉龍川江與金沙江交匯處,攝影師@高坤煜)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0/M00/09/94/rBABXWPAxIyENgCyAAAAAHwTR1w530.jpg

        創作團隊

        撰文:成冰紀

        圖片:馮丹怡、余寬

        設計:鄭伯容

        地圖:陳志浩

        審校:擼書貓、云舞空城

        封面攝影師:施永強

        本文由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特約制作

        特別鳴謝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參考文獻

        [1]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楚雄彝族自治州志(1978-2010)[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

        [2]王聲躍. 云南地理[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3]藍勇. 西南歷史文化地理[M].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4]王學良等. 基于DEM的云南楚雄高原地貌特征研究[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2011.

        [5]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 中國紫色土[M]. 科學出版社, 1991.

        [6]楊鐘健. 許氏祿豐龍之再造[J]. 地質論評, 1940.

         

        來源:星球研究所

        名稱:電話:
        共0條評論

        已關閉
        拳皇A片免费观看60分钟,免费无遮挡十八禁污污在线观看,高H爽文NP全肉

        <nobr id="l3e8m"></nobr>
          <form id="l3e8m"><small id="l3e8m"></small></form>